由于現象級 AR 游戲 pokemon go 的火爆,不僅使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了解 AR,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創業團隊開始進軍 AR 領域,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AR 的爆發已經近在眼前。而 AR 要爆發,底層 SDK 技術的完善并國產化則至關重要。
據了解,底層 SDK 的研發對 AR 應用的制作至關重要,SDK 就像磚瓦,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些“磚瓦”快速便捷地構建起自己的 AR“城堡”,而不用費心費力費時地考慮如何將“磚瓦”重新做一遍。
與很多行業底層一樣,目前,在 AR SDK 的研究上,國外仍舊處于領先位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 Metiao 和 Vuforia。由于 Metiao 被蘋果收購之后由開源轉為閉源,目前市面上能夠使用的 AR 開源 SDK 中比較有名氣的便只剩下 Vuforia 了。據了解,截止 2015 年 10 月 Vuforia 便擁有超過 175000 的注冊開發人員(其中也包括眾多中國開發者),提供超過 20000 個應用程序,高通向 PTC 出售 Vuforia 時,當時對價高達 6500 萬美金。行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 Vuforia 的穩定性是最好的。
然而,底層技術掌握在國外手里卻并不是一件好事,其最終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發展受制于人,中國在這方面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吃虧的,中國傳統代工企業的大部分利潤其實都被國外核心技術方給拿走了,留給中國企業的利潤非常微薄。AR 技術也是一樣,據了解,Vuforia 目前每次掃描就得花費大概 3 分錢,而且凡是玩具和產品都得按分成的形式來進行收費。開發中國自主 AR SDK 已經成了中國 AR 企業最終能否擺脫“代工”命運最重要的環節。
EasyAR 2.0, AR 開發者的第二種選擇
為了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 上海視辰 開發了一款自主的 AR 引擎——EasyAR。《六一實驗室》曾報道了其 6 大特征:
而最近,視辰又發布了 EasyAR 2.0,在原有功能上又加入了 3 大功能。
多圖識別 ,在 AR 應用中,有時候需要對多張圖片進行識別,并讓生成的虛擬形象進行互動。而 EasyAR 2.0 便能做到這一點,官方說 EasyAR 邏輯上 不限制最大可跟蹤的 target 數目 。最大的可跟蹤 target 的個數取決于硬件性能和 target 在場景中的大小。在 PC 上可以流暢的同時跟蹤 10 個以上的 target。在主流智能機上,可以流暢的同時跟蹤 4~6 個 target。
另外,2.0 版本還實現了云端識別功能,基于云端的圖像識別和檢索服務,可以為用戶提供了億級云端圖庫與云識別本地化等一系列豐富功能,可以使 APP 保證體積簡化的同時,又擁有快速精準的識別效率。
SLAM,據不完全了解,目前除了微軟的 Hololens 能夠走近并圍繞虛擬物體走動外,還沒有任何一款 AR 眼鏡可以實現該功能,而這里的技術核心便是 SLAM 技術。EasyAR 2.0 開發出的 SLAM 技術無疑對整個 AR 行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
三維物體跟蹤 ,不同于前代產品只能識別二維卡片,EasyAR 2.0 實現了三維物體的識別與跟蹤功能,這使得其應用場景將大大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Easy AR2.0 還可以通過內嵌的方式使普通 APP 在兩小時內集成 AR 功能,從而使個性化 AR 入口能被低成本地集成到各種 APP 中。使得更多的 APP 可以通過高效簡單的方式集成 AR 功能,大大降低了 AR 的技術門檻,進一步打通了業內外的技術隔閡。視辰希望在 2017 年到來的時候,讓所有企業都具備 AR 能力。
另據了解,除了視辰以外, 亮風臺 、 太虛 等企業也都推出了自己的 AR SDK,打破國外 SDK 的壟斷,實現彎道超車,中國或許還真有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