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慢工出細活。但對設計行業來說,這似乎成為奢求。作為一個與各行各業掛鉤的橫切產業,設計不再只是關注個體,而是愈加靠近公眾,服務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眾鑒賞力日漸提升,人們對設計的關注度日漸高漲,在設計需求如火如荼的當下,設計師們面臨諸多選擇與考驗。除卻最為迫切的靈感需求外,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設計進程,有效地與客戶溝通推動項目落地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課題。
本期以創意與時間的相互制衡、相互妥協和相互推動的張力為主題,傾聽設計師對時間與創意二者關系的認知,探究設計師個人和行業的時間管理原則和策略。
▎ 設計師的管理術
廣煜 “ 我們每天做的、看的、討論的都是與設計相關的內容,在思維方式和設計語言上同步的更快,也就確保了我們的設計在呈現結果上更專精。 ”
設計師 StefanSagmeister 曾在TED演講中談論“休假的力量”,在與 360 的對談中回應道“ 我並沒有在休假期間切斷工作的欲望,休假也可以算是‘工作時間’ ”。Stefan Sagmeister 在休假中轉換思考方式,重新審視生活,為設計帶來新想法,幫助未來的客戶,也造福社會。
Michael Bierut
國際設計顧問公司五星聯盟的紐約合伙人 Michael Bierut 認為與客戶溝通只有一個簡單的技巧:聆聽。“ 聆聽不代表默認或者順從,而是保持開放的態度,敏銳察覺到別人的需求,隨時準備好改變自己的想法。”在聆聽中不斷吸收、融匯,以此平衡設計理念與客戶要求,讓設計方案得到認可。
▎ 設計進行時
三澤遙 “ 不管面對什么項目,我都致力于創造新的價值,提醒自己從新價值出發探索作品的可能性。 ”
Stefan Sagmeister
OK-RM ?HomeEconomics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zan Akkoyun ?happily ever paper
藤田雅臣 ?shimad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吳孝儒 ?Loop chair
SONY DSC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