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車作為新興行業存在著很多諸如知識產權、監管標準、行業標準等問題。然而在Ninebot COO趙忠瑋看來,這一切只是作為新行業正常經歷的。她認為,平衡車行業需要企業與監管層面積極配合確立產品規格,企業間需要溝通妥善,建立行業標準并不難,只是一系列規定需要時間打磨。
近期,美國對我國平衡車產業發起新的“337調查”即將立案,也是2015年底以來美國連續對我國平衡車發起的第三起“337調查”。趙忠瑋對此解釋道,之前外界關于“337調查”的解讀并不透徹,類似的專利經濟調查每年涉及的申請大概能達到200個,但是拿到禁售令的也就兩三個,最終裁定并沒有那么嚴重。
這樣的調查本質并非扼殺行業,而是維護行業秩序。“海外和中國企業都應以尊重知識產權為最基本的行業操守是毋庸置疑的”,她強調,企業應當積極面對調查,對專利保護和知識產權應該樹立應有的信心。
除了知識產權,平衡車上路的安全性也備受質疑,北京、上海甚至以罰款的方式提醒用戶。趙忠瑋對此表示,路權問題存在的爭議,可以從生產、消費者、法規三個方面來探討。
在生產方面,平衡車產品自身質量要過關才能保障安全基準。產品出廠之前需要控制速度和剎車距離。國家對電動車的標準要求是不超過20千米/小時,行業里目前卻存在追求銷量、滿足小眾消費心理,將速度設置超過了國家標準,甚至有些做到30千米/小時,這個速度確實存在安全隱患。Ninebot的平衡車時速都控制到20千米/小時以內,9號平衡車最快只到18千米/小時,測試剎車距離也保證出廠之前在干態(干燥爐面)3.5米左右。
從消費者層面來講,包括Ninebot在內的不少廠商產品在宣傳展示時是佩戴護具的,在產品說明中也對消費者強調騎行中需要佩戴全套護具、不要在不正確的路面行駛等。然而,很少有佩戴護具的消費者,行業要規范就要求消費者也應當遵紀守法地使用。
另外,趙忠瑋認為平衡車解決了不少需求的問題,也是節能環保減排的代步工具,因此行業的發展非常快,但是相關配套的法規卻比較靠后,所以監管方面應以疏導代替一刀切。對于各類型的平衡車,法律法規暫時還沒有明確的定義與界定,這些問題是難免的。
她透露,Ninebot及其他企業與國標委希望就雙輪單輪的平衡車進行立項,目前已通過了答辯,同時也與交管部門進行了多次溝通。“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將逐漸被建立起來”,趙忠瑋確信。
“全球平衡車市場擁有很大的份額,能夠看到這是一個上千億美元的盤子”,趙忠瑋介紹道,在建立起行業標準、產品質量有保證、研發團隊肯創新的基礎上,平衡車未來必將是巨大市場。從平衡車的品類來看,包括兩輪、獨輪以及扭扭車。扭扭車是比較低門檻的,70%的企業僅瞄準了這一門類,技術含量高的企業也將占據更主導的地位。
趙忠瑋強調,平衡車行業需要企業與監管層面積極配合確立產品規格,企業間也需要溝通妥善。“建立起行業標準并不難,只是一系列規定需要時間打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