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谷歌眼鏡的公布讓世界為之癲狂,其不僅讓人們看到了繼手機之后最革命性的產品的曙光,更承載了可穿戴產業的開端,它極具想象空間前途不可限量。但面對谷歌眼鏡 2014 年公開銷售的慘敗,以及此后谷歌宣布暫時中止 C 端市場的推廣,不僅讓智能眼鏡行業如墜冰窟,更令整個可穿戴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隨著微軟 HoloLens 的浮出水面,尤其是 HoloLens 開發者版的陸續發貨,讓人們仿佛又重新看見了希望,其自公布以來,幾乎獲得了一邊倒的贊美聲。毫無疑問,這是目前消費者所能買到(雖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到)的最好的 AR 智能眼鏡。當然,也還有很多企業仿佛并不甘心將這個稱號拱手讓給微軟,國外比較知名的代表企業便是 Magic Leap 以及 Meta,而國內的影創科技貌似也有著同樣的野心。
就在昨天,影創科技在北京舉辦了一次產品發布會,CEO 孫立連發四款新品:影創 Air 雙目 AR 眼鏡、AirNano 單眼智能眼鏡、AirVR 和 Halo 全息頭盔。
影創 Air 比肩 HoloLens
眾所周知,不管是 VR 還是 AR,視場角(FOV)一直都是衡量產品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谷歌 glass FOV 只有 12°,Meta One 只有 23°,而 HoloLens 依靠微軟強大的實力,其視場角雖然有所提升,但也僅僅只有 30°。而影創科技,這家成立于 2014 年 8 月的創業企業,依靠兩年不到的時間,便開發出了視場角同樣達到 30°的 Air 雙目 AR 眼鏡。而且,其已經可以實現量產。
早在 CES 上海展上,影創 Air 就已經亮過相,動點科技此前也用文章《吊炸天,影創 AR 眼鏡續航長達一整天?》對其做過專門報道。
但是這些定位方式都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需要布置設備。例如,HTC 需要布置兩臺激光塔,它的范圍是有限的,必須在 10 米之內行走。MARKER ROOM 需要布置太多紅外線攝像頭,另外需要大量的調試,其也僅僅適用于 B 端市場。
Halo 全息頭盔,吊打 HoloLens
對于 Halo,孫立前后用了兩個描述:一款與眾不同的 AR 設備/一款與眾不同的 VR 設備。沒錯,這是一款 AR/VR 二合一的智能眼鏡,其采用特殊電控變色玻璃,可以在 AR 和 VR 之間實現一鍵切換功能,當在 AR 模式時,其玻璃鏡片為透明的,而當切換至 VR 模式時,鏡片將在電刺激下變成黑色不透明。從而讓用戶既看到虛擬的物體,又可以看到真實的物體。這也是目前 HoloLens 所未能實現到的功能。另外,Halo 通過自由曲面的光學設計,達到了 70 度的 Fov,遠遠大于目前 HoloLens 的 30°視場角。
當然,其他方面,HoloLens 該有的功能 Halo 居然同樣也有,比如 slam 實時地圖構建功能,該功能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人在現實世界中的運動實時同步到虛擬世界中。
一般的 SLAM 實現方式有兩種,一個是由內而外的定位,一個是由外而內的定位:
其他參數上,Air 雙目 AR 眼鏡采用全息顯示方式,雙 1024*768 3D 輸出,支持手勢控制;內置四核處理器,2G 運存/128GB 存儲空間;外置 3750 毫安/時電池,可確保 13 小時持續使用。
影創如何做到大視場角?
關于這個問題,動點科技專門詢問了影創光學工程師 kyle,他表示,利用傳統光學技術,視場角越大則模塊體驗也將越大,而利用非傳統光學(比如光導、光柵等)則成本非常高。
技術上目前有兩大方向:
為此,影創選擇了相對比較復雜的自由曲面光學設計,體積雖然相對大了,但 kyle 表示“該技術依靠國內供應鏈亦可完成,國內加工能力完全可以勝任。”
據了解,影創 Air 售價 4999,即將開啟眾籌;而 Halo 售價 9800,已經開啟預售(看來其對按時發售還是挺有信心的),計劃于 2017 年 1 月份 CES 電子展之后陸續發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