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對于一家普通創業公司而言,想要吸引媒體以及觀眾的眼球確實是一件難于上天的事情,然而,北京一家名叫小鳥看看的 VR 初創公司卻做到了,而且做到了兩次。他們初次被人們知曉是因為其與樂視合作推出了樂視超級頭盔,而再次被人知曉則是因為其發布了全球首款采用驍龍 820 芯片的 VR 一體機——pico Neo。
近日,動點科技對小鳥看看 CEO 周宏偉進行了專訪,小鳥看看是怎么得到樂視以及高通背書的?除了高通 820,小鳥看看又有哪些殺手锏?
專訪在小鳥看看北京總部展開,與一般創業公司為了開源節流,盡量只租夠用面積辦公室甚至只租孵化器的工位不同,小鳥看看一口氣就租了北京三環邊上一高檔寫字樓的兩層,總體面積近三千平米。辦公室布局比較寬松,完全看不出有一百人的樣子,而里面工作的人也顯得怡然自得,讓人不經意感嘆,原來苦逼的工作在這里居然可以變身為享受生活。
動點科技:為什么在這么晚的情況下,還選擇做 VR 硬件?
相比國內眾多 VR 企業在 14 左右就已經布局完畢不同,小鳥看看直到 15 年的最后一刻(15 年 12 月 17 日)才發布自己的 VR 頭盔——pico one。顯然至少在時間上是落后了先行者一大截(比如說暴風魔鏡,14 年 5 月決定進軍 VR,4 個月后便推出了第一款 VR 產品)。而此時,暴風魔鏡已經擁有用戶量達 50 萬,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單一平臺。
周宏偉: 我認為 AR/VR,不管是現在進還是明年進其實都不算晚,看你以什么樣的角色定位進。
就拿手機市場舉例,其從行業起步到市場成熟,其間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而華為也不是入場最早的,但現在其發展卻可能是最好的。我們認為 AR/VR 也是一個十年的行業,現在還是很早期。
另外,VR、AR 跟手機還不一樣,手機到現在趨同性已經非常高了,VR、AR 雖然也會有趨同,但其在形態、交互、技術等方面一定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細分。所以, 新入行者其實是還有一定的機會的 。
動點科技:既然手機端也可以做出很好的 VR,你們為什么還要做一體機 PicoNeo?
雖然我們自己的頭盔出來的并不算太早,但其實我們對移動 VR 的思考還是比較早的,正好我們當時做了一款連接手機的 VR 眼鏡 demo,也正好樂視有這樣的需求,于是便很快達成合作了。
跟高通的合作類似,我們利用另一款芯片做了一個 Neo 的原型機,但由于處理器的原因,幀率一直上不來(60 幀都達不到),顯示效果不好。我們意識到必須采用一款更好的芯片。于是就給高通寫了商業計劃書,沒想到高通認可了我們對 VR 產品的理解。
另一個就是我們當時跟歌爾聲學在合作,從而得到了高通的青睞。(周宏偉創業之前,就任歌爾聲學高管)
關于 pico1,關于手機端 VR 的思考
pico1 是一款類似于三星 GearVR 的 VR 產品,在 VR 右側同樣搭配了一塊觸摸板用于相關控制,同時,其支持更多不同型號的手機。
另外,其實在 VR 初期,如果僅僅只是做視頻(非 360 度,類似 3d 電影),其對系統的延時要求其實并不高。現在的處理器和系統已經可以將之做得非常好了。
動點科技:目前傳言 Gear VR 將很快進入國內,這對你們有影響嗎?
周宏偉: 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首先他們雖然硬件可以進入國內內,但最核心的內容軟件其實是還進不了的(其內容屬于 Facebook,而 Facebook 目前在國內受政策限制);其次,其必須搭配三星自己的高端手機使用,不支持第三方手機。所以在量上,其并不看好。
但 Gear VR 的面世,也說明了人們對高品質 VR 體驗的追求,所以,我們才做了能夠支持更多手機,且體驗盡量向 Gear VR 學習的 Pico1。
動點科技:如今有一句話“不做 VR,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手機的”,你怎么看?
周宏偉: 像 Facebook 這樣的科技類巨頭的介入,其實已經說明了 VR 市場是存在的,而且長期市場機會是巨大的。手機廠商作為科技類企業,再加上 VR 跟手機之間巨大的相關性,其加入是必然的。
另外,手機行業目前正處于瓶頸期,他們也需要一些亮點來拉動手機的銷售。
動點科技:目前市面上有個說法“最好的手機端 VR 將由手機廠商做出來”,對此,你同意嗎?
周宏偉 :不同意。
首先,兩三年內,VR 的出貨量是完全無法跟手機比的,所以,手機廠商的重心一定還在手機那里。
其次,VR 是一個涉及面相對比較廣的技術,包括光學、交互等各個方面。所以,相信專注于做 VR 的公司才能做出最好的 VR。當然,這樣的公司也不能太小。
動點科技:手機企業可以對手機做了深層優化?從而使其具備了做 VR 的先天優勢?
周宏偉 :其實,并不是說手機廠商就有能力對手機底層做系統優化的! 只有兩類廠商有這樣的能力,一類是像英特爾、高通這樣的處理器平臺廠商,而另一類則是像谷歌安卓這樣的系統廠商 。
而之所以三星 GearVR 做得比較好是比較特殊的。首先在于他們自己也做 CPU、也做屏。而其軟件則是用的是 Oculus 的技術,Oculus 在 VR 方面的積累也是很少有人能比的,他們有能力對底層做一些優化。
最后,現在谷歌推出的 daydream 更是“手機盒子”的一大福音,其將從底層對系統進行優化,只要用戶的手機支持 daydream,那就不關心手機使用的是哪個品牌的手機,其都能達到甚至超過三星 GearVR 的水平。
關于 PicoNeo,關于 VR 一體機的思考
除了采用高通驍龍 820 芯片之外,其另一個亮點則是采用了分體式設計,將電池、運算單元、控制單元都集成在了一個連接 VR 頭盔的手柄手柄上,而且,該頭盔可以直接連接 PC,充當 PC 端 VR 的顯示設備。
動點科技:如何跟樂視高通合作上的?
周宏偉 :手機盒子由于價格低廉,門檻較低,是教育用戶的最好方式。但由于手機中有高端機又有低端機,這就決定了其用戶體驗將非常不一致。
另外,將 200 多克的手機掛在眼前(加上“手機盒子”,重量很容易超過 400 克),戴久了,體驗本身也不好。我們做過實驗,人對整個 VR 頭盔的重量承受度大概在 300 克左右,一旦超過了 400 克,人們的佩戴時長馬上就會減少。
還有,手機的發展路徑跟 VR 發展趨勢其實是不一樣的。手機還將越做越大,至少在 2 到 3 年以內,我認為手機只有一種可能:4k 分辨率、5.7 寸屏、500 克以上;而對于 VR,尺寸我們則希望屏幕越來越好——2 到 2.5 英寸,分辨率越來越高——單眼 2k,重量越來越輕——200 克。
所以,從長遠來看,要想達到 VR 越來越小、越來越輕、清晰度越來越到的要求,只有一體機才能做到。未來,手機就是手機,VR 就是 VR。
動點科技:PicoNeo 采用了與眾不同的分體式設計,主要目的是什么?
周宏偉 :我們主要還是認為,用戶體驗 VR,頭盔越輕越好。
目前,PicoNeo 由于采用的是兩塊 3.8 寸的屏,其對光學鏡片以及頭盔整個尺寸造成了連鎖影響,致使頭盔本身在重量上并沒有輕的令人驚喜,未來,只要產業鏈支持,PicoNeo 想做輕不是問題。
另外,將電池等設備放在頭盔上面。同時,也解決了頭盔發熱的問題,很多一體機,由于把電池、cpu 等都放在了頭盔里面,戴久了發熱會比較嚴重,會給人“蒸”出一個紅眼圈。
最后,而我們集成了電池、cpu 等的手柄本身也非常類似與傳統 pc 的游戲手柄,用戶可以無門檻的使用。
動點科技:做分體式一體機,是否存在一些技術難點?
周宏偉 :分體式設計不能采用標準視頻接口,我們就采用了 SDMI,安卓系統對此的優化可能更難一些,但這只是一個時間和工作量的問題,并非無解。
動點科技:那除了驍龍 820 外,你覺得你們目前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周宏偉 :我們不太可能出來做內容,但有可能做成一個內容的入口,只要我們將硬件產品有一定的量。
關于未來與競爭
動點科技:未來,你們是希望做一個純硬件公司?還是出來也做點內容?
周宏偉 :我覺得對于產品,不能僅僅比參數,最終比的應該是產品整體體驗。
同時,我們可能通過頭盔甚至內容的合作進入 VR 線下體驗館這個領域。目前,我們 PicoNeo 很大一部分預定用戶就是類似的行業用戶。
動點科技:你們想做內容聚合平臺,如何跟暴風魔鏡、3d 播播這樣的先行者,且用戶已經很多的競爭對手競爭?
周宏偉 :移動 VR 目前還處于一個非常早期的階段,他們的規模優勢是不能忽視的,但粗槽的 cardboard 產品到底能不能留住用戶,并讓用戶長期使用,這都還是有待時間證明的問題。
相信,只要其他人出了更好的產品,這些用戶是可以轉移的。
動點科技:目前銷售、融資情況如何?
周宏偉 :由于市場教育情況蠻好,銷售其實是比當初預計要好的。pico1 具體銷量目前不方便說,如果做得好,幾十萬量級是有的。piconeo 目前還在預定期間,主要針對行業用戶。預計能達到 10 萬的量級。
2015 年 4 月獲得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投資,目前正在做 A 輪。
動點科技:自我評價一下自己在 VR 行業內的地位?
周宏偉 :第二批介入 VR 行業的企業,相信在未來一年到兩年,我們將成為國內 VR 行業重要的一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