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國產手機廠牌其實都有「染指」歐美市場的野心,但真正把主力產品賣過去的,至少到目前還是屈指可數。被更多采用的方法,大多都是先以配件來探路試水溫,比如說這次的魅族,就選擇了無線喇叭來作為自己的突破口。而且他們采用的,還是當下熱門的募資形式呢。
Meizu Gravity product and lifestyle shots
瀏覽所有照片
17 張圖片
圖中這款叫作 Gravity 的設備,是由魅族跟日本設計師坪井浩尚共同打造。它總共分為中間的喇叭主體(金屬機殼,前后是軟質纖維網罩)和上下的亞克力基座、棱鏡屏幕三個部份,透明底座從某個角度看過去就好像沒有一樣,而這也正是產品名字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Gravity 并沒有采用對稱式的設計,其基座和棱鏡偏向左邊,不過廠方有專門在這一側多加重量,因此不用擔心會有「翹頭」的情況發生。
設備的三圍是 262 x 58 x 47mm,尺寸算不上大,具體重量目前還沒有確定,但拿起來以后并不能算可以隨便帶著走的份量。除此之外,Gravity 必須插電而非基于電池使用,結合以上兩點來看,在設計時估計根本就沒把便攜性考慮在內吧。而在音質的部份,魅族選擇與瑞典廠商 Dirac 合作。后者會提供定制的「雙被動振膜」及「HD Sound」技術,為喇叭帶來更加出色的低音、還原表現。據介紹,用戶可在專門的 Gravity 應用內,通過 Wi-Fi 播放手機、平板里面的音樂。當然,如果你嫌這樣麻煩的話,也可以用藍牙或是 AUX-in 直接播放。至于具體效果如何,我們美國同事見到的原型機目前還沒法開機工作,所以要聽評價可能就要再等上一段時間啰。
「為什么要選擇先在美國這個市場,推出一款喇叭而不是挑一款現成的手機呢?」在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魅族資深產品、市場經理 Lola 從幾個不同方面進行了回答。首先,之所以不選擇手機,是因為魅族的產品跟 iPhone 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我們知道這一點。」Lola 說道,「魅族手機沒法在美國市場中提供足夠的差異性。」除此之外,她也指出許多美國消費者心里都有「中國制造」等同于廉價產品的觀念,但「如今這已有所改變」,而零售價定在 199 美元(約人民幣 1,300 元)的 Gravity 就是希望能借高端的定位來證明這一點。
至于為什么要選擇無線喇叭?是因為這類設備在美國的普及率要比中國高得多。像 Sonos、Bose、JBL 之類的品牌,類似的產品線在美國都賣得不錯。所以魅族覺得先抓住這里的消費者,成功的機會要比在老家更大。而選擇眾籌,更多是出于希望獲得建議而非資金方面的考量。「我們需要跟產品有關的反饋。我們需要最挑剔的消費者,告訴我們他們的心里所想。」Lola 這么說。
目前 Gravity 在 Indiegogo 平臺上的募資頁面已經正式上線,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等到 12 月的時候喇叭應該就可以正式出貨了。感興趣的朋友,初期還能以 169 美元(約人民幣 1,100 元)的價格訂購喔。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網上采集的文章、圖片,出于對行業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文章涉嫌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向info@idform.cn進行反饋,核實無誤后進行刪除